2021 年 9 月,广州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地市代表,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名单。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下称“AI 助推”项目)启动以来,在广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广州开放大学作为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试点方案,以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为教师成长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在广州市初步形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凝练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广州模式,打造广东省人工智能支持教育与教师改革的样板,在全国凸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广州特色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受广州市教育局委托,广东教育杂志社对试点实验区、实验校形成的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进行了采访报道,并在广东教育传媒南方号进行系列化呈现。
相关文章阅读:
“AI助推”广州风⑪|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积极构建AI赋能教师高质量发展的花都模式
“AI助推”广州风⑩|广州市第六中学:AI赋能教学,智慧创造未来
“AI助推”广州风⑨|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校园的“逸景样板”
“AI助推”广州风⑧|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AI赋能教育,既要“高度”也要“温度”
“AI助推”广州风⑦|广州市黄埔区育蕾幼儿园:智慧教育赋能,打造学前教育新典范
“AI助推”广州风⑥|广州市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智汇师训,数启新程
“AI助推”广州风⑤|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技术赋能,教研支撑
“AI助推”广州风④|广州市从化区第三中学:AI赋能的智慧教育生态
“AI助推”广州风③|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数智化创新,赋能园所高质量发展
“AI助推”广州风②|广州市第五中学:“智”教合力,教学相长
“AI助推”广州风①| AI 师训: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方式,开拓教育帮扶新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共享。广州市越秀区“名师课堂”实践案例被评为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典型案例和第一届粤港澳教育数字化转型论坛案例二等奖。
通过数智赋能,实现智慧强师。入选为首批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区以来,广州市越秀区高度重视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工作,成立由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由局人事科、区教研院、信息中心等组成的试点区工作领导小组。由不同类别学校组成的市级试点校5所、智慧作业试点校4所、信息化教学实验校26所,信息技术2.0课题承担校16所,通过触发动机、行动体验、实践反馈研究范式进行研究,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对项目的应用模式、推进机制、主要成效进行系统研究,路径清晰,成效显著。“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赋能教育行业的大背景下,最重要的是应用为王、服务至上。有简单好用、师生爱用的应用,这样才能不断地形成数据积累,这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大前提。为此,我们积极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利用智能教学工具,如AI助教、智能评测系统等,辅助教学和评估,减轻教师负担。”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德松院长表示。
越秀区教育局指导学校组织“基于教育数字化云服务平台精准作业支撑下的小学课例专场研讨会”
一是开展教学智能评价,数据赋能智能教研。
越秀区依托课堂云评价系统及学校高清互动录直播教室,结合越秀区课堂评价量表体系,融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效果、教师素养5个维度12个指标,采取“教师自晒——校本推荐——区级研讨——优质网课”的进阶式云评价路径,开展云课堂智能评课常态应用,建立以数据为证据的教学、评课、反馈评价体系,打破教师学习、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的时空局限,实现课堂教学智能评价,数据赋能智能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教师智慧发展》主题报告
二是名师课堂混合研修,打造智能研修样态。
越秀区积极开展广东省“名师课堂”实验区建设,组织开展广东省“名师课堂”越秀实验点专项课题研究6个,组织“名师课堂”越秀实验点研修现场会112次,实验区项目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结项,形成越秀特色的区域“名师课堂”研修模式,培育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45节、省级精品课187节,居省市前列。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线上智能研讨、基于课堂智能评价的线上智能评课、基于视频共享平台的线上观摩学习等数字化三联动线上研修活动,打造“网络学习空间智能研修、课堂教学研究智能评价、名师资源智能精准共享”的教师数字化研修新样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式,区域名师课堂案例在第二届广州市智慧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交流。
三是推进智慧作业研究,实现人机协作研修。
推进智慧作业研究,探索人机协作的教研与培训模式。以“校本作业”作为试点方向,采取“五环四化”模式,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校本作业设计和数据分析中,提升教师在作业设计、批改、讲评、巩固、反馈五个关键环节的数字素养,辅助教师实现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数字化、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在帮助师生减负提质的同时,持续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和教研能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
智慧作业项目,促进教师对数字工具的熟悉和掌握,如在线布置作业、自动批改、学习数据分析等;增强教师的数据驱动决策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的在线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了数字环境下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最终推动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四是活动引领教师成长,推动数字素养提升。
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软实力。越秀区以全国、省、市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为动能,以赛促研、以赛促炼、以赛促长,推动教师积极学习新兴技术,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水平,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近两年,越秀区教师在全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作品18件、省级获奖作品88件、市级获奖作品234件,获奖数多年来稳居广州市各区前列。越秀区承办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总结及优秀案例示范展示活动分会场活动,获邀在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项目活动上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发言。
越秀区参加广州市信息技术2.0区域考核,通过41名导师与186个参与考核单位的结对,186间学校参加考核,达标率100%,优良等级占81.72%。组织教师参加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微能力比赛,越秀区荣获“微能力示范区奖”。
越秀区大力推进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区的工作,实验校成果《基于人工智能+学习空间的育人方式变革及实践》获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获邀参加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全区先后获广州市试点典型案例6个、广州市试点项目优秀案例6个。实验区也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中国教育报》以《广州越秀建设教育公共服务资源云平台,创新教学形式——技术赋能 教学乘“云”而上》为题、中国教育新闻网以《广州越秀:信息技术让教育更“智慧”》为题、新华网以《广州越秀:信息化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广州越秀:解锁数字育人新路径让教育更“智慧”》为题报道越秀实验区推进情况与成果。
越秀区教育局召开“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专家入区指导会议”
成绩属于过去,谈及未来愿景,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德松院长说:“未来,我们希望构建一个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全面、开放、共享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公平与优质资源共享,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作者:黄日暖 李广文 刘成通
来源:广东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