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指南》,提升《指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让《指南》顺利实施推进,2024年5月23日下午,由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召开了“研究《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南》实施与推进座谈会”,广州市教育局师资工作处副处长陈秋兰、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曾海、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君胜、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郑燕芬老师、平台研发和技术支持团队代表等《指南》项目组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共邀请了17位来自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项目实验区、实验校代表,包括来自天河、白云、花都、越秀四个实验区的天河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张伟春、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春明、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汤少冰、广州市八一希望学校副校长劳浩勋。
以及来自实验校的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校长刘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校长徐纯、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校长黄慧英、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梁慧怡、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副校长黄斌、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副校长汪东洋、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新雅小学副校长梁雄樟、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副校长黄洪带、番禺区大石中学副校长李仕勇、从化区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莫细兴、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信息主任邢飞军、广州市南沙潭山中学主任林庚华、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教师卢嘉辉等13位学校管理者和一线老师,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交流《指南》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
会议伊始,曾海院长对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和议题做了简要说明。他表示,在广州市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学院根据教育部推进教师大数据应用与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多源数据支撑教师数字画像教师评价模型,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改革,为教师精准评价引入新路径,进而支持教师工作决策,助力教师管理优化。他指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收集来自各实验区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指南》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等再次优化和完善,以保障《指南》的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力求让《指南》落地时能够与学校实际情况相切合,不增加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同时有效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状态,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广州市教育局师资工作处副处长陈秋兰对《指南》的编制背景、形成过程、应用实施及路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指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经项目团队在大量文献研究基础上形成诊断量表,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发放问卷并回收4万余份有效问卷,经过分析问卷数据形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最后经多轮专家论证并收集多方意见,逐步优化形成成果。同时,在《指南》的应用实施及路径上,也通过制定《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指数监测实施方案》,在搭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评价专业平台的基础上,先试点、再整区整校推进“1+N”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新机制,从而形成指数报告。她指出,广州市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教育部实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地市,要在试点工作中,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改革的难点堵点,务求走出广州路径探索广州模式,争取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打造出人工智能支持教育与教师改革的样板。她强调,《指南》的定位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诊断,是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实现进阶式发展的评价。随后,由平台研发和技术支持团队代表梁捷老师分别从教师个人分析画像和问题学习社区两个工具直观展示了《指南》的平台应用思路,为各区、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判断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支持。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各区、校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均对《指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纷纷表示《指南》的出台对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大家围绕《指南》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实施、评价方式、结果运用及组织保障等不同维度,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春明等多位区校管理者、教师均提出了各种参考价值颇高的提升《指南》可操作性的建议,更是指出在保证教师减负的同时,以促进教师发展、自我成长为目标而制定,并从校、区层面加强推广和培训,天河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张伟春则建议增加老师、校、区的操作指南,广州市八一希望学校副校长劳浩勋表示越秀区支持试点整区推进。讨论现场,大家对《指南》指标体系的内容设置各抒己见,为《指南》的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会议尾声,陈秋兰副处长做了总结发言,并向各实验区校代表为《指南》实施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给予的支持配合表示了感谢。最后,陈处对本次会议做出三点总结:一是再次明确了《指南》的定位是为了教师专业发展诊断,自我评价实现教师进阶式发展;二是将根据各区校代表提出的意见完善《指南》内容,包括操作层面的指引、证据采信等;三是《指南》在应用实施时,各区校可以适当调整切合自身情况,同时考虑采取校本化方式推广应用,解决学校、区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实施的问题。